面對AI、量子運算與高效能資料中心的龐大運算與傳輸需求,現代資訊技術正在掀起一場深層次的革新。傳統銅線傳輸因速度瓶頸已無法滿足每秒數兆位元的資料吞吐要求,於是「光」成為打破限制的關鍵。光子學(Photonics)結合半導體技術的創新—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正快速崛起為下一代高頻寬通訊的核心技術。
分類: Uncategorized
-
從快閃到推論核心 半導體黑馬Sandisk挑戰HBM霸主地位
Sandisk自2025年2月Western Digital獨立分拆後,迅速展現其在記憶體領域的技術野心。該公司正積極投入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創新開發,並聲稱這項技術未來有望取代目前主流的DRAM型高頻寬記憶體(HBM),特別是在AI推論應用方面。
-
半導體記憶體邁向AI時代 HBM4標準推升高頻寬效能新高度
隨著AI運算需求激增,記憶體技術正迎來重大的進化時刻。全球記憶體領導廠商為下一代高頻寬記憶體(HBM)競爭積極備戰,而國際微電子標準制定機構JEDEC近日正式發布JESD270-4 HBM4標準,這項全新規範標誌著半導體記憶體領域正式進入AI時代的新篇章。
-
半導體雙雄氮化鎵與矽碳化矽帶動AI電源新革命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迅速普及,AI晶片的運算能力持續提升,帶動全球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急遽上升。為了解決這一能源挑戰,資料中心的電源供應器升級成為關鍵突破點。這也讓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這兩種寬能隙半導體材料在新應用場景中嶄露頭角,重新定義高效SiC能電力轉換的標準。
-
泰國積極轉型半導體產業鏈 力拚高階製程與晶片設計升級
面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重組的趨勢,以及美中科技戰所引發的供應鏈重整浪潮,泰國正加快腳步推動自身半導體產業升級,試圖從傳統的組裝與封裝環節,邁向更高附加價值的晶片設計與晶圓製造領域。2024年10月25日,泰國正式成立「國家半導體與先進電子產業政策委員會」(簡稱NSB),標誌著該國在半導體發展戰略上的一大躍進。
-
半導體鐵三角現身?日美台合作背後的戰略盤算
前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近日公開倡議所謂的「半導體鐵三角」,強調美國、日本與台灣之間應建立更緊密的三邊合作關係,以共同面對地緣政治挑戰。他更建議將「半導體安全」作為向美國政府施壓的工具,並援引「共同敵人」的說法來正當化這樣的合作框架。
-
南韓大手筆強化半導體戰略 應對全球供應鏈震盪與關稅挑戰
面對全球半導體市場日益動盪,南韓政府再度出手,宣布將原本在2024年提出的26兆韓元(約183.4億美元)半導體扶持計畫,提高至33兆韓元(約232.5億美元),增幅達四分之一。根據《路透》報導,這項強化措施正值美中貿易緊張升溫,美國總統川普計劃針對進口晶片重新課徵關稅之際,南韓此舉被視為主動出擊、穩定國內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戰略。
-
半導體整合新佈局 應用材料入股Besi搶攻混合鍵合技術
全球半導體設備龍頭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近日宣布,已購入荷蘭Besi公司9%的普通股股份,進一步加深雙方在半導體先進封裝領域的合作。Besi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封裝設備製造商,此次入股不僅展現應用材料對於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技術的重視,也象徵該公司在先進製程技術上的長遠佈局。
-
台灣擬應對美關稅衝擊 力保半導體產業競爭力
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上週二表示,政府將模擬美國可能對半導體課徵關稅所造成的影響,並尋求與華府進一步溝通,以維護產業公平競爭。此舉突顯出台灣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性,也反映出美國對國家安全的日益關切。
-
印度全力衝刺半導體產業,力拚成為全球晶片製造新重鎮
隨著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創下6,560億美元歷史新高、年增率超過21%,印度正迅速崛起為下一個全球晶片產業的重要角色。在人工智慧(AI)、5G、電動車(EV)、物聯網(IoT)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驅動下,印度憑藉其龐大人才庫、政策推力與地理優勢,積極打造屬於自己的半導體創新與製造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