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表明,可能於7月底開始針對製藥產業實施關稅,後續也將推動半導體產品徵稅。他對媒體指出初期將以「低關稅」起步,給製藥大廠一到兩年的緩衝期間,之後擬大幅提高關稅;而半導體關稅則因實施相對「較不複雜」也在考量範圍內。此外,他早前在內閣會中已提及,計畫對銅材課以50%關稅,並以《1962年貿易擴張法》以國家安全為由,準備大幅增加製藥及半導體等關鍵產業關稅,預期製藥業關稅可能在一年內飆升至200%。
可能衝擊與戰略意涵
若川普重啟這些行動,將對跨國醫藥巨頭如輝瑞、禮來與默克等構成直接衝擊,並可能導致藥品成本上升傳導至消費者端。在半導體方面,對晶片課稅不僅打擊蘋果、三星等科技大廠,也會波及智慧手機、筆電、資料中心等全球供應鏈。此舉將進一步提高企業回流美國的動力,但同時也打亂現有合作布局與跨國製造策略,恐衍生貿易反制與產業價格波動風險。
川普以“國安”為名,將關稅當作槓桿調整全球供應鏈,表面上是保護美國利益,但事實上可能反噬國際產業穩定。若此政策成真,供應商可能重新評估產能分佈,轉向建立更多多元供應基地,以降低未來政策變動風險。(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