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美國總統川普 9 月 16 日在啟程訪問英國前表示,未來關稅政策可能更嚴厲,矛頭將指向半導體與藥品。他指出,雖然汽車長期被課徵 25% 關稅,如今部分車種降至 15%,但晶片與藥品擁有更高利潤,因此「應該承擔更多稅負」。他甚至暗示半導體可能面臨 100% 關稅,而藥品則可能高達 150% 至 250%。這番言論引發市場高度不安。
三大產業的衝擊
汽車產業
雖然日本及部分外國車款關稅從 25% 降至 15%,美國車廠仍擔心競爭力受損。川普的「讓步」實則帶來產業焦慮,因為關稅下調可能讓進口車更具吸引力,壓縮美國車企的利潤空間。
半導體產業
晶片是所有現代產業的基石,從 AI、雲端到汽車電子皆依賴。如果被課徵 100% 關稅,將直接推升美國科技產品成本,也會迫使下游廠商重新調整供應鏈。最終,美國消費者可能面對價格上漲,反而削弱本土科技競爭力。
藥品產業
若藥品進口被課徵 150% 至 250% 的高關稅,國際藥企將面臨沉重壓力。藥價上漲勢必轉嫁至醫療體系與病患,影響藥品可負擔性與用藥可及性,甚至衝擊公共健康。
這場關稅風暴,或許能在談判桌上換來短期利益,但卻可能在長期上動搖美國在全球科技與醫療產業的影響力。(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