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據韓媒《News1》報導,中國科技巨頭騰訊已明確表態,未來不會自行研發或生產 AI 晶片。這與百度、阿里巴巴、華為等積極投入自研晶片的路線形成鮮明對比。面對美國對 NVIDIA 高階 AI 晶片出口的限制,騰訊選擇透過國產晶片適配與系統整合,來彌補算力缺口。
全面適配與差異化策略
騰訊指出,公司已全面導入國產晶片,並透過整合不同類型硬體與演算法優化,來提升 AI 運算效能。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兼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 CEO 湯道生表示,騰訊正在建構大規模運算集群,同時改進演算法,以最大化現有資源。
在市場策略上,騰訊區分了中國與海外業務:在中國境內,持續加大對國產晶片的採用;而在海外市場,則依靠當地合作夥伴供應晶片,騰訊則專注於輸出雲端軟體與服務。
騰訊「不造芯」的選擇,是基於成本與風險考量。相較於其他中國科技大廠強攻晶片自研,騰訊專注在演算法與架構層面的優化,強調軟硬體協同效應。這種做法能在短期內快速應對美國管制,但長期來看,若晶片自研成為產業標配,騰訊能否保持競爭力,仍有待觀察。(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