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隨著矽光子技術崛起成為 AI 世代的重要基石,根據 Nikkei 利用 Patentfield 數據,曾為領先者的英特爾在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自 2023 年起出現明顯下滑。以往每年申請超過 2,500 件,有時甚至突破 3,000 件,但在 2023 年僅剩 2,263 件。而競爭者台積電與三星在同期則持續增長,美國專利中台積電 2024 年約申請 50 件,遠超英特爾的 26 件,反映其在矽光子領域的快速崛起。
英特爾光子專利減弱 台積電掌握技術主導權
台積電也在 Co‑Packaged Optics(CPO)技術上大舉佈局,計畫自 2026 年進入量產階段,這與英特爾仍處於研發與驗證階段形成明顯對比。CPO 技術結合邏輯晶片與光學元件,有助突破 AI 計算的帶寬與效率瓶頸,象徵台積電已在下一代光互連領先布局。
矽光子作為 AI 資料中心與高頻通信的關鍵技術平台,台積電轉守為攻,快速提升專利能量並整合 CPO 技術,是為抓住 AI 時代帶來新一輪成長的重要戰略。相較之下,英特爾由主導者變被追趕者,反映其在製程與系統整合上的轉型僵化。若台積電能順利將 CPO 商業化,並與 NVIDIA 等 AI 客戶合作推進,將進一步鞏固其在 AI 硬體供應鏈的地位。此一態勢也提醒業界:只有持續技術創新與策略佈局,才有望在快速變動的半導體生態中保持領先。(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