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電子第二季的營收表現讓市場跌破眼鏡,而最核心的原因來自其半導體業務的表現失常。這個占整體獲利超過一半以上的關鍵部門,原本應該在 AI 記憶體需求暴漲的時刻大放異彩,卻因技術延遲、交貨不及、產線布局不穩等問題,錯失搭上人工智慧高速列車的良機。尤其是高頻寬記憶體(HBM)這類高附加價值產品,原本被視為 AI 時代最關鍵的關鍵零組件之一,卻未能成為三星的救世主,反而成了壓垮財報的關鍵。
未能供貨給 Nvidia 反成重大失分
根據 7 月 8 日產業界消息,三星電子旗下的裝置解決方案(DS)事業部,第二季營收預計為 27 兆韓元,營業利益則僅約為 1 兆韓元。甚至有部分投資圈人士推估,實際營業利益可能低至 4000 億韓元,顯示出半導體部門正處於危機之中。這場風暴的核心,就是三星未能如期交付第 5 代 HBM(HBM3E)給全球最大 AI 晶片公司 Nvidia。去年錯失供應機會後,今年原希望以堆疊 12 層的技術反攻市場,卻再次延誤,導致營收表現依然乏力。
另一方面,晶圓代工(Foundry)與系統 LSI 業務也未見起色,持續虧損。其原因在於無法穩定取得大客戶訂單,競爭對手如台積電與英特爾則持續強化與 AI 大廠的合作關係,讓三星顯得更加邊緣化。
雪上加霜的是,本季還反映了大筆存貨跌價準備金,預估金額達 1 兆韓元左右。這筆費用,主要是為了提前對「賣不掉或價值下跌的庫存」做出風險控管。業界認為,三星為了趕上 Nvidia 對 HBM3E 的需求,曾大量生產 12 層堆疊的產品,結果卻因技術不達標而無法如期出貨,反而變成資產負擔。
雖然第二季表現黯淡,但市場仍期待第三季會出現轉機。若三星能順利通過 Nvidia 的量產認證,搭上 HBM 大潮,或有望重新擴大市占率,扳回一城。然從這場失誤中可見,AI 世代的半導體競爭,不再僅是產能與價格的競爭,更是一場技術實力與交付信譽的角力。(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