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攜手打造256量子位元系統,半導體技術推進量子電腦商用化

HPC(圖取自canva)

富士通(Fujitsu Limited)與理化學研究所(RIKEN)共同宣布,雙方於RIKEN RQC-FUJITSU合作中心成功研發出一台擁有256量子位元的超導量子電腦。這一嶄新成果不僅鞏固了日本在量子科技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也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注入強勁動能。

該量子電腦是在2023年10月推出的64量子位元版本基礎上,透過日本文部科學省(MEXT)支援所研發的先進技術再進化。此次升級融合了全新開發的高密度實裝技術,象徵著超導量子電腦邁向實用化的重要一步。富士通與理研表示,這一突破將助力科學家解決全球最複雜的難題之一,如藥物分子分析、高精度模擬、以及量子誤差修正技術的測試等。

半導體產業跨入量子時代:256量子位元助力實用應用拓展

此次256量子位元超導量子電腦的問世,也意味著富士通與理研在量子與經典混合運算平台的建設上邁出了關鍵一步。這項平台將於2025財年第一季開始向全球企業與研究機構提供使用,並進一步開放技術應用,讓使用者能夠挑戰更具規模的運算任務,從而加速量子技術的商業化與產業應用。

為了進一步提升平台的易用性,雙方將持續優化量子與經典電腦的協同運作能力,實現混合演算法的高效執行。這樣的進展不僅對科學研究領域影響深遠,也有望為AI、大數據、生物科技與新材料研發等多個高端應用場景,提供革命性支援。

這一成就再次證明,半導體技術與量子運算的深度融合將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而日本此次的重大技術突破,也可能重新定義全球在高效能運算領域的競爭格局,推動量子產業全面邁入加速期。(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半導體鐵三角現身?日美台合作背後的戰略盤算

南韓大手筆強化半導體戰略 應對全球供應鏈震盪與關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