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真正耗水主因:蒸發而非「使用」
高階晶片製造大量依賴超純水(UPW),用於清洗晶圓、冷卻設備與防污染。表面上,晶圓廠每天「使用」數百萬加侖水,如同一座城市日常用水。然而實際「消耗」量不等於這個數字。工程上大量用水其實被循環再利用,實際消耗主要來自 cooling towers 蒸發與 scrubbers 排放等,非直接損耗。同家 FTD Solutions 執行長 Libman 指出,Phoenix 的高溫乾燥氣候加劇蒸發水損,而在潮濕氣候下,蒸發量則相對較低。
針對這一挑戰,TSMC 位於美國鳳凰城的製造基地已啟動建設一座專屬的「工業回收水場」(Industrial Reclamation Water Plant),佔地15英畝,預計2028年完工。該設施目標回收率達85%,並逐步提升至90%以上,重用廢水轉換為超純水,供同廠Fab再使用,實現 near-zero liquid discharge(幾乎零排放)模式。這舉不僅顯示TSMC的綠色製造決心,也切合鳳凰城100年水資源管理規劃,需要兼顧地方供水穩定與環境永續。
“用水”標註了晶片製造業龐大的資源需求,但真正應重視的是「消耗」比率與可否有效回收。TSMC 在缺水地區(如鳳凰城)部署大規模回收設施,可視為晶圓代工產業永續韌性的關鍵典範。未來,智慧型分區回用、乾式冷卻技術與高效回收流程,將成業界競爭核心。若缺乏這類基礎建設,即便技術領先也可能因水資源瓶頸而陷入困境。(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