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於上週五宣布對部分中國電子產品暫時豁免高額關稅,原本被市場視為對蘋果、戴爾等仰賴中國進口的美國科技大廠釋出的喘息機會。然而僅僅兩天後,川普親自推翻了樂觀預期,表明此舉只是戰略調整,而非長期讓步。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路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進一步透露,預計在未來兩個月內,針對中國進口的關鍵技術產品,包括半導體與醫藥製品,將實施新的專項關稅。此外,智慧型手機與電腦等電子產品亦將被納入「特別關注型關稅」(Special Focus-Type of Tariff)範疇中,代表這些產業將面對與先前不同層次的經濟壓力。
這些新關稅措施預計不會隸屬於「對等關稅」架構內——該架構上週剛將中國進口產品稅率調高至125%。而是以國家安全為由,對特定產業進行有針對性的高壓稅制調整。
華爾街波動劇烈,科技業者壓力倍增
川普上週對關稅政策的反覆發言,已導致華爾街股市出現自2020年疫情以來最劇烈的震盪。標普500指數自其1月20日重新上任以來,已下跌超過10%,反映出市場對政策不確定性的高度敏感。
對科技產業而言,關鍵零組件如半導體若遭重稅,不僅意味成本飆升,也可能導致供應鏈重新布局,進而影響全球電子產品的價格與供貨穩定性。蘋果、戴爾、英特爾、輝達等企業,皆可能被迫調整供應策略或加快尋求替代市場。
川普政府針對半導體與電子產業的政策調整,顯示美中科技脫鉤的態勢愈發明確。未來兩個月內的關稅新政,將可能重塑全球科技產業版圖,也將迫使各大廠商提早因應,以維持競爭力與供應穩定。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而言,這是一場不得不正視的深層挑戰。(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