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期再次對關鍵稀土材料實施出口限制,震撼了全球科技與半導體產業鏈。根據《TechNews》引述《Tom’s Hardware》的報導,中國針對用於射頻(RF)與儲存應用的稀土元素——鋯(Scandium)與鏑(Dysprosium)——宣布新的出口禁令,此舉可能影響包含博通(Broadcom)、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高通(Qualcomm)、台積電(TSMC)、三星(Samsung)、希捷(Seagate)與威騰(Western Digital)等國際大廠的正常生產節奏。
稀土元素雖佔全球材料體系的比例極小,卻是高端科技設備與半導體製程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尤其鏑在電動車與風力發電機的高性能磁鐵製造中具有關鍵作用,鋯則廣泛應用於航太材料與先進合金中。此次限制出口,正逢美中科技戰持續升溫,使業界對供應鏈穩定性產生更多疑慮。
這並非中國首次限制稀土出口。報導指出,這一措施被視為對美國日前宣布對中國製造商品加徵高達54%關稅的反制行動。從貿易策略角度觀察,中國此舉既展現其在關鍵資源上的地緣政治籌碼,也再次凸顯全球科技業對中國稀土供應的高度依賴。
七種稀土出口受限,全球產業面臨挑戰
彭博社報導指出,中國商務部於4月4日正式對七種稀土元素實施出口管制,名單包括:應用於光學雷射與高強磁鐵的釤(Samarium)、醫療磁振造影(MRI)對比劑用的釓(Gadolinium)、顯示技術中常見的鐿(Terbium)、風力發電與電動車馬達磁鐵必需的鏑(Dysprosium)、煉油用的鎦(Lutetium)、航太工業需用的鋯(Scandium)與雷達系統中的釔(Yttrium)。
這些元素雖然在消費市場上不為人知,卻幾乎是所有高階電子與能源設備背後的推手。此次出口管制對於仰賴這些材料進行生產的半導體公司而言,無疑是潛在風險的警鐘。
隨著地緣政治與科技競爭日益緊張,企業不僅需加強原料庫存管理,更應積極拓展替代來源與技術突破,以減少對單一供應國的依賴。半導體業者是否能在這波原物料限制風暴中迅速調整策略,將直接影響其未來的全球競爭力。(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