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局勢錯綜複雜與終端需求兩極化的背景下,全球半導體代工產業正走向一場深刻的重組期。隨著2奈米製程邁入試量產階段,產業技術升級正在提速,而高階製程的突破也為下世代晶片應用鋪路。與此同時,各大半導體巨頭的人事異動與併購傳聞頻傳,顯示這場產業洗牌戰已悄然開打。
三星電子近日針對旗下的裝置解決方案(DS)部門啟動組織調整,特別是針對其晶圓代工部門,展開招募與內部轉調。據媒體報導,三星計畫將十數位員工從代工部門調往記憶體製造技術中心、半導體研究所及全球製造與基礎設施部門。這一舉措的核心目標,是全力提升其在高頻寬記憶體(HBM)領域的競爭優勢。
在AI與高速運算需求日益提升之下,HBM記憶體已成為高效能運算架構不可或缺的關鍵元件。三星不僅希望藉由這波調整擴充其研發能量,更計畫於今年下半年完成HBM4的開發與量產,進一步鞏固其市場領先地位。
半導體合併傳聞升溫,晶圓代工格局恐生變
除了技術競賽升溫,產業資源整合的動作也開始浮上檯面。外媒近期傳出兩起重大合併傳聞,再次引爆市場關注。
首先是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與聯電(UMC)傳出正在評估可能的合併案。若成真,此一結盟可望誕生一個有實力挑戰台積電(TSMC)的新巨頭,對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勢力分布將造成巨大衝擊。
另一則則是關於英特爾(Intel)與台積電之間的合作風聲,傳聞雙方已達成「初步協議」,有意在美國共同經營英特爾的晶圓製造廠。若此舉落實,將不僅有助於台積電進一步拓展在美國的製造布局,同時也替英特爾的晶片生產注入新的技術與營運效率。
這些動態顯示,半導體產業正邁入「技術與聯盟並進」的新階段,不再僅限於競技場上的單打獨鬥,而是透過策略聯盟與組織整合,爭奪全球供應鏈主導權。
隨著新製程技術推進與產能布局重新洗牌,未來的全球半導體生態將不再是單一巨頭獨霸的局面,而是充滿變數與挑戰的競爭格局。誰能掌握技術與人才並重的節奏,誰就有機會在這場半導體革命中脫穎而出。(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