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目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的新一輪關稅尚未直接波及半導體產品,但這道「暫時豁免」的保護牆,恐怕撐不了太久。川普明確警告半導體也將被列入加徵關稅的清單中,甚至可能高達25%或更高。這項可能的政策轉向,為台積電(TSMC)、三星電子等全球晶片巨頭帶來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
從表面來看,台積電作為全球市值超過7,000億美元的晶圓代工龍頭,可能不會立刻受到毀滅性打擊。畢竟它近七成營收來自北美,包括蘋果與輝達等科技巨頭,且多數晶片最終組裝與包裝地點並不在美國本土。然而,一旦川普將關稅落實到半導體本身,對整個供應鏈的成本壓力將是全面性的震撼。
半導體產業原已深陷高通膨與需求疲軟的雙重夾擊,而來自美方的貿易戰火無疑是雪上加霜。美國2024年共進口價值約820億美元的晶片,這雖然低於同期進口電腦的1,000億美元,但足見半導體在美國經濟與科技體系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然而,更嚴重的可能不是直接關稅本身,而是其對終端消費市場的連鎖影響。智慧手機、筆電與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銷量預計將因成本上升與市場不確定性而下滑,進而影響整體晶片需求。對台積電與三星來說,這將動搖他們過去數年以美國市場為主力的營收結構。
美國設廠計畫也遭衝擊
除了出口受阻,半導體大廠們原本寄望透過在美國設廠來「分散風險」,如今卻面臨高通膨與貿易政策雙重打擊。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大型製程基地,三星在德州的擴建計畫,皆可能因材料與設備進口成本上升而延宕。更關鍵的是,若美國對晶片課徵重稅,這些「美國製造」的價值主張恐怕也將面臨質疑。
總體來說,川普的關稅大刀正在逼近半導體產業核心。儘管目前尚未全面施行,但無論是供應鏈重整、設廠投資回報、或是終端需求疲軟,全球晶片業者正逐步步入一場長期博弈的局勢。這場關稅戰不僅關乎關稅本身,更可能重塑整個科技產業的全球布局與產業鏈生態。(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