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第二財政部長阿米爾·哈姆扎·阿齊贊(Amir Hamzah Azizan)近日指出,東南亞的半導體市場具備驚人的潛力,預計到2032年,其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20億美元。這項預測不僅展現出該地區的產業實力,更凸顯出轉型升級為全球創新起點的戰略藍圖。
在4月8日於吉隆坡舉行的第12屆東協財長與中央銀行總裁會議(AFMGM)期間,哈姆扎在一場場邊論壇上表示,要推動該地區的半導體市場從2023年超過310億美元的規模持續成長,東協國家不能只靠生產量的提升,而必須轉向追求價值的躍升。
「半導體」升級之路:從組裝中心走向創新源頭
他指出,若要真正實現東南亞的半導體產業升級,當務之急是推動產業鏈從末端組裝走向前端設計、晶圓製造以及智慧財產權(IP)開發。這不僅能提高附加價值,更能將區域從「創新的加工地」轉型為「創新的起點」。
他強調,這樣的轉型將有助於東協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更加主動與關鍵的角色,也能提高本地技術人力的質量,培養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階工程人才。
此外,馬來西亞本身也正加快布局半導體技術園區與研發設施,並積極吸引國際企業與創投基金參與,企圖將國家定位為亞洲新興的「半導體創新樞紐」。
業界普遍認為,東協地區擁有穩定的政治環境、日益成熟的供應鏈體系,以及具有成本優勢的人力資源,是全球半導體產業尋求多元化供應鏈的首選之一。
未來若能強化區域內部的技術合作與政策協調,東南亞將有望在這場全球科技競賽中佔據重要一席。(原文出處)